牛八体育甜品工厂走出的泰国羽球巨星 中国教练为她插上梦想的翅膀
发布时间:2023-05-25 07:47:33

  牛八体育34度的气温,没有空调,空气中混杂着东南亚特有的温润潮湿的味道。几十名孩子在这样的9块场地中挥洒着汗水,他们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拉差诺,成为那个泰国体育界最知名的明星,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里就是曼通勇羽毛球学校,世锦赛冠军拉差诺从这里走出,而帮助她问鼎桂冠的那个中国人,如今依然在这里为这些孩子规划着羽毛球梦想。

  2013年羽毛球世锦赛女单决赛击败李雪芮后,泰国选手拉差诺一战成名,而这位如今的巨星其实是从甜品工厂中走出来的,在拥有现在的豪宅之前,她和父母甚至都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拉差诺的教练正是来自中国的谢芝华,他曾是李永波和田秉毅的陪练。机缘巧合下他来到了泰国当了教练,并培养出了拉差诺和青奥会冠军莎希利,现在他依然在这座学校规划着孩子们的羽球梦。

  为拉差诺和谢芝华结下不解之缘的,是甜品工厂的老板夫妇,他们曾是泰国的三代华侨,出于对羽毛球的热爱和梦想,创建了羽毛球学校,并为这里的孩子们创造着实现梦想的条件。

  沿着高速从曼谷市区一路向西,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全部都是低矮的建筑。据说,这片过去曾经是王子也就是现任泰国国王居住的区域,最高的建筑不能高过3层,远远望去曼通勇羽毛球学校在这里格外显眼。

  每年进入4月,就到了泰国的雨季,几乎每天都会有降水。因为学校是当地地势最高的建筑,有一年发大水,学校里的学生和家长都跑到这里避雨,这其中就包括拉差诺的父母。

  拉差诺家的别墅跟学校只有一墙之隔,这是拉差诺去年才购入的,这套房子的造价为200万人民币,在泰国的的确确算得上豪宅。可是在此之前,她却连个家都没有。

  2013年世锦赛决赛击败李雪芮夺得女单冠军,拉差诺一战成名。资料记载她的家是在曼谷,但其实并不真实。严格上来说,在拥有这套豪宅之前,她和父母并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拉差诺的父母分别来自距离曼谷非常偏远的城市,在曼谷一个叫做曼通勇的甜品工厂打工时相识相恋,最终结婚并生下了拉差诺。工厂店的老板卡玛拉夫妇算是生活在泰国的三代华侨,但他们这一代已经完全不会说中文了,甚至连自己的祖籍在中国哪里都记不太清楚了。夫妇俩年轻的时候都很喜欢羽毛球,甚至可以一连串说出杨阳、赵剑华、叶钊颖、龚智超这些昔日偶像的名字。但由于年轻的时候太穷,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条件让他们去打球。后来二人开了甜品工厂牛八体育,起初规模并不大,主要是制作一种用蛋黄制成的橙色甜点,可以用来去寺庙上供,也可以自己食用。

  工厂颇具规模之后,卡玛拉夫妇也有了三个孩子,他们希望自己的羽毛球梦想能够延续,于是建了一小片羽毛球场,找泰国羽协申请希望能给自己的孩子聘请一个中国的羽毛球教练,因为当年他们最喜欢的羽毛球明星都是来自中国的。机缘巧合,当时刚刚从国家队退下来的谢芝华恰好也在申请到国外当教练,于是就被卡玛拉夫妇聘请来教他们的三个孩子。

  因为跟夫妇俩走的熟络,谢芝华也经常会到他们的甜品工厂去看看,见到工人们忙于工作,没有精力看管孩子,孩子们就在工厂里穿梭玩耍。因为工厂里多是制作甜品的热锅,很容易发生危险,谢芝华就提出把这些孩子都交给他学习羽毛球,一方面能给工人减少负担,一方面也能让更多的孩子练习羽毛球锻炼身体。拉差诺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个。后来这些孩子中除了拉差诺,还诞生了首届青奥会羽毛球女单冠军莎希利。

  2013年瘦小的拉差诺一举夺得了世锦赛女单冠军,从此她的命运也被改变了。她接受了泰国总理的接见,并且拿到了外交护照,甚至成为了泰国对外宣传的形象大使。如今拉差诺在泰国的人气就如同林丹在中国一样,走在街上也必须要带上鸭舌帽,避免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而随着她加冕世界冠军头衔,越来越多的广告代言也纷至沓来。凭借这些年的积累,拉差诺在去年给父母买了一套别墅,就在羽毛球学校的隔壁。平时没有比赛的时候,她就会到学校里练球,她的母亲现在依然在为曼通勇工作,但不再是厂里的工人,而是羽毛球学校里的厨师。她每天骑着自行车绕道到学校的正门,给这里学球的孩子们做饭,其中也包括拉差诺和她同样在这里学球的12岁的弟弟。孝顺的拉差诺还给父亲买了一个店面,如今父亲也在附近经营着一家餐馆。

  谢芝华这个名字现在对于国内的羽球迷来说并不陌生,从拉差诺一战成名之后,她背后那个微胖的中国教练就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是在此之前,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有这样一批像他一样的教练,分布在世界各地推广着羽毛球,培养着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

  过去在中国国家队,谢芝华一直都是李永波和田秉毅的陪练,他也是田秉毅的老乡。1992年,李永波和田秉毅的双打组合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后退役,作为陪练的谢芝华当时并没有什么世界冠军甚至是全国冠军的头衔牛八体育,也很难在省里被安置太好的工作。当时中国羽毛球界恰好盛行到国外打球执教,谢芝华不想到太远的地方教球,于是就申请了泰国。而曼通勇的老板卡玛拉夫妇也正在申请在中国找教练,就这样,谢芝华来到泰国,成为了她孩子的私人教练。

  1998年全球遭遇了金融危机,泰铢大贬值,不少当年选择来到泰国的中国教练都逃离了这里,只有极少数的教练选择留下,谢芝华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在这里待得很有感情了,也带出了一些孩子,特别希望看着他们能够成长起来,就不太舍得了。所以还是坚持留下了。”回忆当时的决定时,谢芝华这样说到。

  除了拉差诺和莎希利,老板卡玛拉的三个孩子当然也一直跟随谢芝华练球。大儿子曾经在泰国获得过全国冠军,现在是泰国国家队的教练。二儿子继承了母亲的事业,开始经营家族的甜品工厂。小女儿原本也有机会进国家队,但后来还是选择到美国去读书。

  因为最早就在甜品工厂教老板的孩子打球,谢芝华也很早就认识了拉差诺的父母,几乎是看着他们从相恋到结婚,也见证了拉差诺的出生。谢芝华现在还记得当时第一次看到拉差诺的样子,这个瘦瘦小小的姑娘从小就展现出了在羽毛球方面的天赋,尽管一开始她的父母只是把他这里当作一个托儿所。“她小的时候非常听话,也比较能吃苦。也有练得累的时候,躲去哭一鼻子不想练的时候。但是现在她已经功成名就,反而习惯了训练的生活,只要没有比赛,她每天就会按时来训练,自己给自己安排训练内容,开始把羽毛球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谢芝华这样表示。

  在泰国生活了20多年,谢芝华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拉差诺的世锦赛冠军对于整个泰国的影响。尽管当时他跟随拉差诺在广州比赛,但是他知道拉差诺那场决赛整个泰国都在转播,当时泰国的经济比较不景气,局势也比较紧张,整个国家需要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能够振奋人心英雄或是事件,拉差诺恰好就是。从那天之后所有泰国人都认识了她,她也成为目前泰国体育界最有名的明星。外国人在泰国获得居留并不难,但是想要入籍却几乎没有可能。在夺得世锦赛冠军之后,拉差诺在泰国的身份地位也不断提高,甚至得到了总理的接见。一个偶然的机会,总理问她有什么要求,她提出希望可以帮助教练谢芝华加入泰国籍,因为她深知谢芝华已经习惯泰国的生活,也舍不得学校里这些孩子,确定要留在这里生活。如果能够拿到国籍,肯定会有更多的便利。总理很快就答应了拉差诺的请求,于是在去年,谢芝华终于成功完成了入籍。

  这些年拉差诺四处征战,但谢芝华除了世锦赛和亚锦赛几乎很少在跟着她出国比赛,但只要在中国的比赛,他都会跟着来参加。如今,他和中国羽毛球队包括田秉毅这些老教练都还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队这次来泰国参加比赛,谢芝华甚至都成为了后勤团队的一员,不论队里有什么需求,他都忙前忙后的帮着解决。

  直到现在,谢芝华都并不是泰国国家队的教练,他只负责拉差诺的执教工作,目前他的关系还是隶属曼通勇羽毛球学校,他也因此变得更自由。

  17岁的鲁昀站在训练馆内,跟学校里的其他孩子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不是谢芝华介绍,很难看出她是来自中国的选手。有趣的是,鲁昀的表姑就是过去中国羽毛球队女双世界冠军周雷。来自辽宁的她之前在省队也师承奥运冠军杜婧,之所以来到曼通勇羽毛球学校学习,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这里就是培养拉差诺的地方,总教练又是中国人,抱着试试的态度来到这里。

  来了之后除了教练能力非常强,技术上有所提高,鲁昀最大的变化在于身体上,之前在辽宁训练经常会受伤,但是到了泰国,虽然30多度的训练馆里连空调都没有,就像是桑拿房,但是她却很少受伤了。一直在泰国陪着她的母亲,最欣慰的也是这一点。“其实成绩都无所谓,作为父母最希望的就是孩子别因为训练受伤牛八体育牛八体育。”鲁昀的母亲这样说到。

  而对于年轻的鲁昀来说,她自己则更喜欢这里的训练氛围。不用像国内专业队那样每天按部就班的训练,整个人压力也没那么大了。在这里没几个月,她就能用简单的泰语跟大家交流,现在见到人她也习惯性的用泰国人双手合十的方式打招呼。尽管因为签证问题,每次在这里训练都只能呆两个月就要回去,回去两个月才能再回来,但她还是喜欢这里放松的训练氛围,每天可以开心地跟大家打球,聊天交朋友。

  跟鲁昀一样慕名前来训练的还有很多人,他们来自全世界各地,有的来自印度、也有的来自非洲。在拉差诺夺得世锦赛冠军之前,学校里有100学生,而现在已经多达300人。羽毛球学校的师资也非常强大,除了谢芝华作为主教练,教练团队甚至还有泰国国家队过去的主教练和不少退役的优秀运动员。因为是社会培训性质的学校,尽管泰国羽协一直都想给予一些资金上的扶持,但还是被他们拒绝了。学校因为拉差诺的影响力,也获得了一些商业赞助牛八体育,但即便如此,每年还是要花费近600万人民币作为日常的投入和运营费用。

  而今年,他们已经有了新的目标,目前在学校里分别有一名男单和女单的选手很有潜力,谢芝华也寄望他们能够在今年的青奥会上获得冠军。

  卡玛拉和谢芝华说,他们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着这些从3岁到18岁的孩子每天在这里打球成长,最终获得成功,这也是他们建立这个羽毛球学校最大的初衷。